top of page

Art Central 的藝術治療 (2018-3-28)

  • soulrebuilt
  • 2019年2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19年2月14日



一年一度的 Art Central 又到了!我也來湊湊熱鬧。以往到 Art Central 的目的都是為了工作,從建築師的角度去看藝術品,都是較為實用性的,如想想究竟這件藝術品能否配合建築空間,及如何幫助一個項目更加有賣點等等,沒有太多感情因素。今年特意一改以往習慣,純粹從享受藝術品的角度出發。沒有目標看多少,看倦看夠便離去,結果只看了個多鐘頭,便心滿意足地離去。


慢慢享受著每一件作品時,發現自己喜愛的作品都有一些共通點。第一、需要相當的技巧及時間才可創作得到的作品,因為作品會較為獨特及耐看,可以浸淫在許多細節裡,享受、思考及細味每一部分。第二,作品能啟發我對世界、他人及自身獲得嶄新的體會,例如讚嘆地發現,原來可以從藝術家的那個獨特角度體會世界。第三,欣賞作品時,會浮現一種歡愉的心情,甚至會微笑起來。最後,發覺還有一種內心被治癒的感覺,感到理解世界及自己的層次提升了。




治癒內心的藝術品,使我想起了由十來歲一直到大學時期,每當心情稍為憂鬱煩躁的時候,總會喜歡到圖書館的藝術樓層或藝術博物館。欣賞藝術品的時候,心情就自然輕鬆起來,感覺藝術品好像都在對自己說話。現在回想起來,原來從那時起,藝術已然開始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也想起了最近數年,因為公司著重藝術在項目的重要性,常會舉辦一些有關藝術的講座,主要是以市場性及價格去考慮藝術品。當時聽到一些藝術家或者藝術品買家,去分享他們的創作或購買的藝術品時,我就是不太明白,為什麼他們對那些藝術品,好像沒有什麼感情,因為這和我自身對藝術品的經歷,有極大的反差。



從小,我大部分畫的畫都是在畫自己的心情,較少去畫一些寫實的圖畫,在我來說,每一個藝術創作,都帶著自身的一些想法及感情在內,完全是第一身感受的表達。後來發現那些藝術品買家,好像是去一間商舖去選擇喜歡的商品,跟進把玩及觀嘗他們,買家與藝術品之間,好像沒有連結。當時的感覺好奇怪,現在卻漸漸明白到藝術的偉大,就在於其實每個人與藝術的關係都不同,有些人把它看為是資產,有些用來把玩及觀賞,有些以其為身份象徵,最近我設計的小組「我、你、他」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就透過藝術而大大幫助了組員的溝通。


而我,就一直利用藝術作為情感的宣洩及心理治療的工具,幫助我面對生活的挑戰!


附圖為我喜歡的作品,大家不妨細味,看看對自己有沒有治癒作用?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千機算盡,還不如坦誠的溝通!

我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子。 今天,父親拖著我的手,到了一家奇怪的商店,店內只有一個高高的櫃檯。父親從袋中取出一隻手錶及一塊玉子,遞給店員。店員看了一下,皺着眉說:「唔值錢喎!」父親看來有點氣餒,想了一會,又對店員說了一些話,我沒甚心機聽下去,便四處張望,尋找可以玩耍的地方。...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