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好攪笑」,放鬆及平靜,而再沒有之前的驚恐感

  • soulrebuilt
  • 2022年4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喜愛輔導,因為每一次結果都不知將會如何。輔導期間,常常會感到有所驚喜及成長。那時那地那人產生的火花,常會啟發我的靈感去嘗試新的輔導方式,而效果往往出奇的好!


例如最近某次,因為當事人希望在認知上改變自己負面的想法,我便採用了理情行為治療的ABCDEFG方法。


當去到步驟E——建立有效想法(Effective Belief)時,我發覺當事人以往曾經建立了很多正面想法,但是縱使他努力不懈地説服自己,也無法真心相信及接受這些想法,所以這些想法,沒有為他帶來改變。


忽然靈光一閃:如果用影像代替想法又如何?有趣的是,我此前從沒想過運用影象到ABCDEFG方法上,而就在此時此地此人,刺激了我想到了這個方法。


我想先確認一下影像是否適合的進路,所以便問當事人在雷雨下感到驚恐時,腦海裏會否浮現一些影像。他回答說,常有許多恐怖的影像。


於是我邀請他嘗試想像不同結果的細緻影像,例如當閃電時,雷電劈中他的大廈時會如何?是否會沿大廈的避雷針流下?經過他的單位時,會否細想如何對付當事人?


他想了一想,微笑起來,點一點頭,好像覺得很有趣。


於是我邀請他撇除了他在行雷閃電時慣常想到的影像之外,再嘗試細緻地想像其他可能的影像。


他想了不久,便露出輕鬆愉快的表情。


於是我再邀請他回到當晚行雷閃電的情況,以他剛想像到其他可能的影像,去代替以往慣常的恐怖畫面。他閉目思考了一會後,張開眼睛。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他感到「好攪笑」,放鬆及平靜,而再沒有之前的驚恐感。


雖然我沒有追問他想到的影像,他已經急不及待地分享他那「好攪笑」的畫面:有一個日式的雷神,頭上掛著加油的頭巾,正在努力不懈地將雷電打到地上。當事人覺得雷神要在極高空上打中一個單位,是不可能的任務。


當事人覺得選擇這些其他可能影像,好像是由拍攝災難片轉變為喜劇般。他感到這些影像的改變,比起他勉強迫自己接受一些道理,更具說服力。而當他遇到什麼狀況時,他覺得他是可以選擇拍攝喜劇,還是災難片的。


於是他發現了一項對付他的慣性思想的絕招。他感到很興奮,蠢蠢欲動去嘗試應用到其他驚恐及焦慮的情況。


如果你也厭倦了拍攝某些慣性劇種,你也可以嘗試其他不同的劇種,可能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