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執著於靈修的型式和數量,便可隨時隨地享受與神親近。 (2017-11-13)

  • soulrebuilt
  • 2019年2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自己不是生長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所以一直希望建立一個以基督為主的家庭。渴望「家庭靈修」 (即一家人一起靈修) 好幾年了,但因著自己工作及進修的壓力、兒子功課的忙碌,加上妻子也沒有靈修的習慣,幾年下來也未能實行。感恩就在剛過去的一天,神從各方面提醒及鼓勵了我繼續努力!


未分享這一天的經歷前,先為不太清楚甚麼叫靈修的朋友說明一下。靈修其實是基督徒安靜與神親近的時間,就像與家人相處一樣,如果安排多一些寶貴時光 (Quality Time) 在一起, 就自然可以保持親密關係及互相了解更多。基督徒只有恆常靈修,才能與神保持親密關係,明白神的心意。靈修的活動通常包括祈禱、閱讀聖經及默想,也可以包括唱詩、寫作或其他活動。


昨天一早,已好像衝著靈修而來,因為我所服侍的主日學,正正開始了一連數月的每天靈修活動。我問了小朋友一個問題 : 「靈修讀聖經,和學習時讀一些有益的書籍,有甚麼分別呀?」小朋友的答案,多數是內容或型式上的分別,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靈性上因素,就是在靈修裡,有神的靈在幫助,我分享了一次在靈修裡祈求得著後神奇妙的回應 (10月20日的帖子),若有渴慕神的心,神必給予更多領受。


傍晚時分,妻子和小兒子都睡著了,大兒子則在看書,我乘機把握時間預備今個星期新開的治療小組。才剛開啟了電腦不久,大兒子走過來笑著說 : 「現在只得你和我,我們可以安靜地做些事呢!」甚麼安靜地做些事?不過我想能夠和大兒子單獨相處,也是難得的時刻,便關上電腦。大兒子坐在我身邊,仍然笑著問道 : 「我們可以做甚麼呢?」突然驚覺到,此刻的環境與心情,不就是靈修的良機嗎?大兒子居然欣然接受我的建議,而不選擇遊戲或電視。


我們先以祈禱開始,再用兒童靈修故事書為材料,這才發現原來大兒子已經可以自己讀故事了!他還吩咐我不要看,讓他用廣東話講給我聽, 使我老懷安慰。 這次讀到的那篇文章主題是謙卑,大兒子說是不可「認叻」,我想起了數年前有一次,哥哥說不想祈禱,因為爸媽對他所做的好事都只懂感謝天父,卻沒有讚賞他,我就解釋說其實謙卑也可以承認自己「叻」的地方,只要感謝及歸榮耀給神就好。 想起了《人算甚麼》這首詩歌,便播放給大兒子聽 (https://youtu.be/dxKo47Y3Nts),配合著大自然瑰麗得令人驚嘆的相片,大兒子不停讚賞。 兩父子就這樣看著手機、唱著詩歌及不住讚美,享受著這「父子靈修」時光。最後,大兒子還主動帶領結束祈禱。於是,大兒子就經歷了一個完整的靈修過程,我便鼓勵他每天自己靈修,因為爸媽未能安排到每天一起靈修的時間。


到了兒子睡覺的時間,通常我都會在關燈後陪伴他們十多分鐘才離開房間。因為小兒子知道我曾和大兒子靈修,便嚷著又要靈修,於是我便用同一篇靈修故事與小兒子再靈修一次。完成後,小兒子忽然說 : 「如果爸爸媽媽未回家,哥哥可以讀靈修故事給我聽!」大兒子立即說 : 「我不會讀給你聽,但可以用廣東話講給你聽!」咦?「 兄弟靈修」?未聽過呀!


今天早上晚了起床。早餐的時候,有靈修的感動卻無讀經的時間,怎辦?心想,聽一聽詩歌也好! 腦海裡第一首閃出來的詩歌,是《我要向高山舉目》(詩篇121篇) (https://youtu.be/sSLVJ1d0gBs)。一邊播著歌曲,一邊看著遠山,一邊喝著咖啡,一邊默想歌詞。對!能夠做到「家庭靈修」的幫助,可以從何而來呢? 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的!原來我從未為「家庭靈修」全心交托給神!「早餐靈修」也有得著呢!


我終於明白了!神在這廿四小時裡,安排了緊湊而多樣化的靈修讓我經歷,原來在提醒我已將靈修當作一件工作,墮入了項目管理的型式化及數量化的陷阱裡。「家庭靈修」、「父子靈修」、「 兄弟靈修」及「早餐靈修」等等甚麼型式和「早上」、「傍晚」及「睡前」等等甚麼時間及長短都不重要,只要有渴慕神的心及預留時間,神的靈就會臨到我們的靈修當中,與我們親近。


不執著於靈修的型式和數量,便可隨時隨地享受與神親近。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千機算盡,還不如坦誠的溝通!

我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子。 今天,父親拖著我的手,到了一家奇怪的商店,店內只有一個高高的櫃檯。父親從袋中取出一隻手錶及一塊玉子,遞給店員。店員看了一下,皺着眉說:「唔值錢喎!」父親看來有點氣餒,想了一會,又對店員說了一些話,我沒甚心機聽下去,便四處張望,尋找可以玩耍的地方。...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