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充電器之二:閱讀

  • soulrebuilt
  • 2022年10月3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閱讀 Irvin Yalom 的 Becoming Myself,帶給我許多感受,多少彌補了未能輔導而失去的覺悟及連結。


這本書是我早期義務輔導時的督導--Constance 給我的。當年她那strength-based 的督導方式,給予我無限信心與鼓勵,克服了面對 client 時的戰戰競競。到現在我仍然心存感激,受用無窮。


常常驚訝,像 Yalom 這樣的神級治療師,還是會有許多軟弱,包括後悔、恐懼、孤獨、逃避等等。不過,可能正是他這樣真誠的面對自己,在 client 面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與自己,便讓 client 感到安全及放心吧!


想起了當 client 聽到我分享自己的掙扎時,他們面上那驚訝卻又舒一口氣的表情。


湊巧的是,最近也在讀 Carl Rogers 的 On Becoming a Person,因為在主持實習督導的課程時,覺悟到自己近來輔導效果出奇的好,可能是因為已經超越了個別技巧的層次,而是自己內在產生了根本的改變。Carl Rogers 說輔導員那三個有利 client 改變的質素--Congruence、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及 Empathetic Understanding,我發現自己在這些方面也因為全職輔導的角色及累積個案經驗而增強了不少。


最後,在心理治療界中,我有許多許多偶像,除了上述兩位,還有 Michael White、Insoo Kim Berg、Milton Erickson、Natalie Rogers等等。甚至只要在他們的著作及影片一睹其風采,我已經十分興奮及滿足!


長文,好嘢!叉咗好多電!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千機算盡,還不如坦誠的溝通!

我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子。 今天,父親拖著我的手,到了一家奇怪的商店,店內只有一個高高的櫃檯。父親從袋中取出一隻手錶及一塊玉子,遞給店員。店員看了一下,皺着眉說:「唔值錢喎!」父親看來有點氣餒,想了一會,又對店員說了一些話,我沒甚心機聽下去,便四處張望,尋找可以玩耍的地方。...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