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皮之二 : 檢視應對方式,適時予以調整 (2018-7-2)
- soulrebuilt
- 2019年2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上星期舉行了輔導碩士畢業禮,我是實實在在地畢業了!
頗長氣的畢業感言,居然一字不删地刊登在畢業禮場刊內,感激學院給予這麼多篇幅,讓我能夠完整地分享自己的感受,非常欣喜及安慰!此畢業感言已於早前發帖,不贅。
畢業禮中遇到了一大驚喜,就是獲得學業成績獎,即是「考第一」!事前連有此獎項也不知道,所以在宣佈的過程中,也真有一點緊張,最後聽到了自己的名字時,非常興奮地上台領獎!
得獎令我最快樂的事,是對忠於自己的一大鼓舞!不同於以往讀大學及工作時,為了努力討好老師及上司而做事,我做輔導作業時,是完全忠於自己去做的。打從第一份輔導作業開始,我已定下清晰目標 : 為自己而做、選自己喜愛的題目、享受過程、治療自己及造就他人,感恩大部份作業都如我所願,達到上述目標!
在前述的畢業感言,我提到修讀輔導的感覺好像是洋蔥,被撕去一片又一片的洋蔥皮,一次又一次驚訝地發現自己內在的豐富。這次取得佳績後,令我想回顧一下以往作業的得著,藉此與大家一起細味每一片洋蔥皮,也希望大家分享我的快樂時,從中得到一些體會。
在修讀輔導的第一個課程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 的作業裡,我想像自己是採用 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的輔導員,去輔導自己。當中最大的發現,是我以往在面對原生家庭爭吵之中的和平冷靜,原來只是 Bowen 所形容的「情感截斷」及低「自我分化」的表現。
「情感截斷」
童年時受過不少傷害,如父母的謊言、無理的責罵、缺乏關心及缺少陪伴等等。我奮力尋找面對傷害的方法,包括思考、繪畫、唱歌、閱讀及運動。我常常觀察及思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甚至在回想事情時看到自己。小時候很愛看哲理書,讓我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思考,只要想像自己只是宇宙的微塵,便能減輕恐懼和痛苦。至於身體上的痛楚,我甚至可以想像身體經歷痛楚的部分,不是我身體的一部分。這樣訓練有素下,我漸漸地無視父母的言語,大大減少了對他們的感受,在感情上與他們隔絕,陷入了 Bowen 所謂「情感截斷」的境況。
「自我分化 」低
起初我膚淺地以為,我是家庭中唯一一個可以大學畢業的人,擁有穩定的職業,以及擁有不受原生家庭影響而作出決定的能力,我似乎是個「自我分化」頗高的人。然而,考慮到我與家人的「情感截斷」,在與家人在一起時仍然無法自在地表達情感,那麼所謂高「自我分化 」便成疑。 Bowen 曾斷言 : 「自我越分化,一個人在與群體情感聯繫時,就越能成為一個人。」即使生活一切安好,我仍然感覺不完整。而為了應對這種感覺,我常寄情於事業,以為職涯的緩慢進展是我感覺不完整的原因。此外,我渴望從上司那裡獲得的欣賞及認同,實際上是我在童年時,希望從父母那裡得到讚賞及接納的渴求。
檢視應對方式,適時予以調整
在一個充滿憤怒的家庭長大,我渴望和平。當我還是小孩子時,我已發誓將來不要這樣的家庭。我常常對由於表達憤怒而導致的後果感到遺憾,所以我很少對其他人生氣。我注意到,我正在對其他人使用對我原生家庭相同的策略,即「情感截斷」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縱然這可能在當時作為小孩子而言,是有效而可行的應對方式,然而卻不利於我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現在,已擁有數十年生活經歷的我,其實已不需要這種小孩子的應對方式,我比以往強壯,可以承擔一定傷害的風險,去迎接更親密的關係。
這個發現,在剛完成的實習輔導中,大派用場,每每讓我能與 client 一起檢視他們以往慣用的應對方式,是否還切合他們現時的生活及需要,抑或是已然失去效用,甚至成為了其生活進步的障礙!
你以往的應對方式,現在還管用嗎?實在值得深思!
Opmerkingen